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專題研究:華語語系與臺灣文學
Special Project:Sinophone Studies and Taiwanese literature 
開課學期
110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臺灣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黃美娥 
課號
TwLit7122 
課程識別碼
145 M1160 
班次
 
學分
1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5(12:20~13:10) 
上課地點
國青322 
備註
初選不開放。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近年來,在華文文學圈內出現了一股討論、爭辯的熱潮,此即針對世界華文文學、華語語系文學(Sinophone Literature)概念的探討和釐辨,相關話題不只在美國、中國受到矚目,舉凡臺灣、香港、新加坡或馬來西亞,甚至連韓國、日本,也都舉辦會議或透過刊物、演講予以介紹。上述現象清楚展示了相關知識生產的輻射範圍與漣漪效果,且也說明與「華文」有關的文學知識建構行為,正在拓展、傳播與滲透,並強力串連起原本離散於世界各國、各區域、各地方的華人/華文或華文文學,而這與晚近中國在世界崛起,「中國性」在全球化思潮下已然具有無法漠視的影響力攸關,因之促發了諸多學者去重新評價華文文學相關表現、整體地位,乃至於孕育新理論框架的企圖。但,有趣的是,學者們的見解其實頗見殊異。對此,本課程擬針對臺灣與中國、北美等華語語系文學與論述,以及其間諸多的對話,進行講授與討論,盼能引領學生善用一新興學術話語重探臺灣文學主體性的生成,再思臺灣與中國文學的複雜關係,乃至於與北美漢學界的關連互動。 

課程目標
1.認識臺灣文學發展概況
2.了解華語語系文化脈絡
3.思考中國論述與臺灣文學的關係 
課程要求
學生需於課前閱讀各類指定文本,並於課中參與討論、口頭報告,課後撰寫相關學術論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一、中文書目
(一)專書
杜國清《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》,(臺北: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,2015)。
陳世驤著、楊牧編,《陳世驤文存》(臺北:洪範,1972)。
陳世驤著、張暉編,《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: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》(北京:三聯書店,2015)。
夏志清,《中國現代小說史》(臺北:傳記文學,1979)。
夏志清,《新文學的傳統》(臺北:時報,1979)。
葉維廉,《現象.經驗.表現》(臺北:文藝書屋,1969)。
葉維廉,《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9)。
柯慶明,《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》(臺北:大安,2005)。
柯慶明,《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》(臺北:麥田,2006年)。
柯慶明,《中國文學的美感》(臺北:麥田,2006)。
柯慶明,《柯慶明論文學》(臺北:麥田,2016)。
柯慶明、蕭馳編,《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: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集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09)。
王德威,《後遺民寫作: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》(臺北:麥田,2007)。
王德威,《現代抒情傳統四論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1)。
王德威,《華夷風起:華語語系文學三論》(高雄: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,2015)。
王德威,《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: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份子與藝術家》(臺北:麥田,2017)。
王德威、陳國球編,《抒情之現代性:「抒情傳統」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》(北京:三聯書店,2014)。
王德威編,《中國現代小說的史與學》(臺北:聯經,2010)。
史書美,《視覺與認同: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.呈現》(臺北:聯經,2013)。
史書美,《反離散:華語語系研究論》(臺北:聯經,2013)。
黃錦樹,《文與魂與體:論現代中國性》(臺北:麥田,2006)。
黃錦樹,《謊言或真理的技藝:當代中文小說論集》(臺北:麥田:2003)。
黃錦樹,《論嘗試文》(臺北:麥田,2017)。
張誦聖,《文學場域的變遷》(臺北:聯合文學,2001)。
張誦聖,《現代主義.當代台灣:文學典範的軌跡》(臺北:聯經,2015)。
葉石濤,《台灣文學史綱》(高雄:文學界,1987)。
游勝冠,《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起源》(臺北:群學,2009)。
劉登翰《跨域與越界》,(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6)。
陳培豐,《想像和界限:台灣語言文體的混生》(臺北:群學,2013)。
楊照,《文學、社會與歷史想像:戰後文學史散論》(臺北:聯合文學,1995)。
呂正惠,《戰後台灣文學經驗》(北京:三聯,2010)。
蕭阿勤:《重構台灣: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》(臺北:聯經,2012)。
蕭阿勤:《回歸現實: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》(臺北:中研院社研所,2010)。
陳建忠,《島嶼風聲: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》(新北:南十字星,2018)。
陳建忠,《記憶流域: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》(新北:南十字星,2018)。
李奭學編,《異地繁花:海外台灣文論選譯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2)。
林果顯,《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」之研究(1966-1975)》(新北:稻鄉,2005)。
李怡,《問題與方法:民國文學研究》(臺北:文史哲,2016)。
高友工,《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》(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1)。
陳國球,《抒情中國論》(香港:三聯,2013)。
陳國球,《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》(臺北:聯經,2021)。
顏崑陽,《詩比興系論》(臺北:聯經,2017)。
葛兆光,《宅茲中國:重建有關「中國」的歷史論述》(臺北:聯經,2011)。
李濤,《抒情中國文學的現代美國之旅:漢學家視角》(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15)。
李鳳亮,《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》(臺北:秀威,2016)。

(二)期刊論文
陳國球,〈如何了解「漢學家」:以普實克為例〉,《中國文哲通訊》17卷4期(2007.12),頁105-109。
陳國球,〈「抒情傳統論」以前: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〉,《淡江中文學報》18期((2008.6),頁225-251。
黃美娥,〈聲音文體國體──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(1945-1949)〉,《東亞觀念史集刊》3期(2012.12),頁231-232。
黃美娥,〈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:從魯迅到于右任──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22卷4期(2015.12),頁123-166。
陳春燕,〈時間與他者:後殖民全球化的當下〉,《英美文學評論》13期(2008),頁110-155。
史書美,〈全球的文學,認可的機制〉,《清華學報》34卷1期(2004.6),頁1-30。
陳芳明,〈民國文學的史觀建構〉,《中國現代文學》26期(2014.12),頁51-58。
陳建忠,〈「美新處」(USIS)與台灣文學史重寫: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、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〉,《國文學報》52期(2012.12),頁211-242。

二、外文文獻
Shih, Shu-mei, Visuality and Identity: Sinophone Articulations Across the Pacific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2007.
Shih, Shu-mei, “Against Diaspora: The Sinophone as Places of Cultural Production.” Jing Tsu and David Wang (eds.). Global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: A Critical Reader on Sinophone and Diasporic Writings. London: Brill, 2010.
Shih, Shu-mei “Hong Kong Literature as Sinophone Literature.”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. 8.2-9.1,Dec, 2008.
Shih, Shu-mei, “Global Literature and the Technologies of Recognition.” PMLA 119.1, January, 2004.
Shih, Shu-mei, “The Concept of the Sinophone.” PMLA 126.3, May, 2011.
Shih, Shu-mei, “Theory, Asia, and the Sinophone.” Postcolonial Studies 13.4, Fall , 2010.

Wang, David Der-Wei,“Post-Loyalism.”Sinophone Studies. Shu-mei Shih, Chien-hsin Tsai, and Brian Bernards (ed.).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(2007)
Wang, David Der-Wei, Tsu, Jing, 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 : Critical Essays. Boston : Brill, 2010.
Wang, David Der-Wei,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: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, Newyork: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, 2015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